2023年10月1日,菲律宾海军学院新闻网站报道了一个引发关注的事件:9月28日,菲律宾渔民在海域发现了一艘12英尺(约3.66米)长的无人水下载具(UUV)融创优配,并将其交给了菲律宾海岸警卫队。这一设备,也被称为无人潜航器,配备了用于海洋调查的多种传感器,能够测量导电率、温度和深度等数据。更令人注意的是,设备上带有中文标记,包括型号、序列号和耐压深度等信息。
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对这一发现展开了初步调查,并在新闻稿中表示,海岸警卫队司令罗尼·加万上将高度赞扬了渔民的快速反应。他强调,这一事件突显了增强社区意识和采取全国性措施以防止未经授权的活动的重要性。
根据海警发言人杰伊·塔里埃拉准将的说法,菲律宾海警从2022年7月到2024年12月期间,已经截获了5艘带有中国标识的无人潜航器。塔里埃拉准将还表示,回收的潜航器设备展现出了自主数据处理、存储和卫星传输的能力,其中一个案例暴露了与中国大陆的加密通信内容。此举进一步引发了菲律宾媒体的担忧,认为中国可能正在进行水下侦察,收集菲律宾周围海域的水文数据,包括洋流、涡旋、海沟、盐度、温度等信息,这些数据可能为潜艇和海军行动提供支持。
展开剩余52%有分析认为,菲律宾媒体的担忧似乎有些过度。中国的军事力量建设瞄准的是全球超级大国,菲律宾的综合国力和军事力量并不在中国的关注范围内。实际上,中国并不将菲律宾视为军事对手。尽管如此,菲律宾凭借与域外大国的关系,频频在南海问题上与中国对立,尤其在黄岩岛、仁爱礁等南海岛礁上挑衅中国。中国海警以合法手段应对这些挑衅,主要通过高压水炮等非致命武力进行管控,避免了激烈冲突。
另一方面,中国的无人潜航器广泛应用于南海的科研工作,例如追踪渔群迁徙、研究珊瑚礁生态、探测海底热泉和沉积层等。这些设备更多是用于收集水下资源的数据,而非用于军事目的。菲律宾渔民偶尔捞到带有中文标志的无人潜航器,并不意味着这些设备的存在就一定是为了进行军事侦察。因此,菲律宾媒体对于这些无人潜航器的解读可能有些过于担忧。
总结来说,尽管菲律宾渔民发现的这些无人潜航器具有一定的敏感性,但其主要作用仍然偏向于科学研究而非军事情报收集。菲律宾的忧虑或许并没有完全基于事实,更多是出于对地区安全形势的复杂感知。
发布于:天津市金鼎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